吴有生:中科大五九级毕业生、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名誉所长
1959年我怀着跟随钱学森先生学习尖端技术的强烈愿望,考入了中科大。毕业至今,从钱先生等科学大家的言传身教中感受到的思想与作风始终伴随着我,走过了47年的研究船舶与海洋工程科学技术的道路。饮水思源,五年的学习生活留给我的不仅是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更是刻骨铭心的为祖国富强、科技振兴而奋斗的理想,严谨认真、刻苦钻研的科学作风,不拘旧套、勇于创新的开拓意识。
受钱先生讲授的前沿技术综合性极强的“火箭航行概论”课程的启示,我青年时就树立了以钱先生为榜样,在工程技术研究中着眼全局、拓展视野、勤于积累、善于思考的方向和决心。持之以恒地努力,使我几十年来在国内外船舶力学和船舶工程技术领域中能较为恰当地把握方向,较为自信地表达学术观点,较为有效地研究发展战略。
钱先生在广阔的科学技术领域中做出了杰出的创造性贡献。在1963年五道口剧场的报告会上我听谈他讲了创建圆柱薄壳超临界屈曲理论的过程,留下了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科大“院校结合、所系结合”的教学体制和老一辈科学家的引导,使我们在大学时期就接触到了当时力学的前沿知识,受到了一生中最早的创新理念的熏陶。虽然从“轻结构力学专业”出来,被分配到了海洋运载工程领域工作,我这些年来能适应国内外船舶科技发展的需要,把结构力学、水动力学和声学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些新理论,形成一些新方法与应用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实效。70年代提出了核空爆环境中舰艇结构变形破坏计算方法,发展了舰艇抗水下爆炸性能评估与试验测量技术。80年代初,在英国与著名的Bishop教授与Price教授合作,创建了严格的三维线性船舶水弹性力学理论、其中的低航速频域计算方法与软件。80年代中期至今又在国内与研究团队一起,持续开拓发展。先后发展形成了更为严格地计及航速与稳态流场影响的三维线性船舶水弹性力学频域计算方法与软件;建立了三维线性船舶水弹性力学时域计算方法与软件;创建了三维非线性船舶水弹性力学,及针对浮式海洋工程结构的零航速分析软件与功能更完备的针对航行体的分析软件;发展了全弹性材料船模的试验技术。这些船舶水弹性力学分析方法已广泛地用于单体与多体军、民船舶在波浪中的运动与结构安全性的分析与评估。部分基于这样的技术优势,我作为总设计师和兄弟设计所、厂的同事一起于2008年研制成了技术含量和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我国第一艘千吨级小水线面双体海洋科学试验船。二十余年来,在船舶水弹性力学的理论、分析方法、试验技术与应用效果等方面,我们团队始终处于世界的最前列。
近年,我们进一步把三维船舶水弹性力学理论与分析软件拓展到可压缩流场,建立了带自由面有限深度水域中受机械与推进器激励的航行船体水中振动声辐射(声弹性)计算方法与软件,为揭示船舶诸多声学现象的机理,预报评估船舶声学设计效果提供了有效的新技术。
钱先生提出了工程科学的概念,强调抓基础研究,把工程技术的发展与严密的科学研究结合起来。我在自已的工作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一个科研部门能否做到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它创新能力的大小。正因为在我工作的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内部形成了注重基础研究的氛围,我和同事们能够立足于对科学机理的研究与认识,突破传统技术思路的束缚,近十年来完成了某类新概念船舶总体方案及相关关键技术的探索研究,为加快发展该类船舶技术找到了一条有良好前景的新途径。我们并提出了“深海空间站”的技术设想,被列入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前沿技术领域。经多年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发展未来的深海开发工程装备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与钱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对我们的期望相比,我做的工作十分有限,但是党和国家给了我很多荣誉和奖励。我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防科技进步奖与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六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二项。在有生之年,我还会为发展船舶科技奋斗不止,更会为培养新人,传承钱学森先生的思想和作风而勤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