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信息
最新信息
热点推荐
媒体报道
钱学森与科大 更多>>
活动专题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信息>热点推荐

林家浩:钱学森对于工程计算的真知灼见

(2011-05-06)

  林家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907系二专业学生 现任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

2011年5月4日

 

  钱学森作为出类拔萃的力学家和工程专家,极其重视计算工作。他在中国科大讲课时就指出,计算尺是他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他不但在课堂上认真讲解如何进行具体的工程计算;而且每次课后都必布置几个小时的计算作业。看到大部分同学买不起计算尺,他就用自己的稿费给每人买了一把。他的言传身教对于我们普遍重视力学理论的工程计算方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终生受益。

 

  电子计算机出现后,钱先生对力学计算的认识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 1995年,钟万勰出版的专著《弹性力学求解新对偶体系》对国内外工程界广泛应用了半个多世纪的Timoshenko力学理论和算法体系基于钟本人创建的精细积分算法并结合辛数学理论进行了系统更新。但当时在学术界和工程界能立刻看清这一重要变革的人还不多。钱学森在收到钟万勰寄赠的该书后立刻认真阅读,并敏锐地看清了该书的深刻内涵。一个多星期后,他就给钟万勰亲笔回信。该信的最后一段是这样的: “我已长期未作弹性力学工作了。但过去做板壳的工程力学计算时,深感用什么方法必须结合计算来设计。那时求解要靠已有的各类函数数据表,所以只能用Timoshenko的那套方法。在50年代电子计算机兴起,我也意识到要革新了;但我没有能做具体工作,空谈而已! 今天看到您的书, 是您使弹性力学的工程计算体系适应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要求,真是立了大功了! 可喜, 可庆!”

 

  钱学森作为中国力学学会第一任理事长在推荐钱令希作为第二届理事长时,特别强调指出:”钱令希在文革后期不因循守旧,学习电子计算机,从头做起。并在大连工学院建立了一个专门搞计算机结构力学的班子,现在已成为研究所。””在钱令希身上看到了中国力学工作者应有的骨气和实干精神。”

 

  力学界老前辈的真知灼见对我本人也有深刻的影响。我近三十年来潜心研究的随机振动从本质上是工程应用性很强的力学分支。但是长期以来却因为计算方法的复杂性和计算效率的低下,难于得到工程界的广泛应用。 我自1981年从美国回来后, 以计算力学手段针对随机振动工程应用开展系统研究,提出和发展了高效精确的虚拟激励法系列,并逐步扩展到多点激励随机振动、非平稳、非线性随机振动和随机荷载识别等方向,在土木水利、大跨度桥梁、海洋平台、运载工具、航空航天和国防工程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并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回顾自己的足迹,深感我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前辈学者的谆谆教导。特撰文以资纪念。

 

            

  

文件附件
相关新闻
    • 林家浩:钱学森对于工程计算的真知灼见

Copyright©2011-20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邮编:230027

欲浏览最佳效果 建议你使用IE6.0版本以上的浏览器 屏幕设置为1440*900 增强色1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