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毅成(6007)
惊悉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辞世,看着窗外北京数十年罕见的鹅毛大雪,漫天纷飞,至今不停,我心哀也,深深陷入对钱老的怀念。
钱学森先生是我国科技人员的杰出代表,以他对我国科学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和高尚人品,无愧于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楷模。
钱学森先生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他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也是爆炸力学的创始人。
五十年前,正是仰慕钱学森先生,我报考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钱学森先生兼任系主任,也正是他作的关于爆破力学专业的介绍,我选择了爆炸力学专业学习,由此决定了我一生的事业。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我多次聆听钱老师的讲话。他在近代力学系专业介绍中讲:“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是宏伟的,是前人所不敢设想的。我们的理想是充分利用我国的自然条件并改造我们的自然条件,使我国人民能生活得更好;这里面包括像南水北调,引汉济黄等巨型工程;进一步我们也将考虑各种改变整个我国地理面貌的大工程,在这种大规模的建设里,如何以高速度完成巨量岩石和土方工程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挖土机再大也不够快,我们必须用炸药,以各种形式的定向和聚能大爆破来移山倒海。爆破力学专业的目的就是培养能解决高速度地完成巨型土和岩石工程问题的干部。”我们高兴地看到,工程爆破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巨大的发展,这里包含着钱先生高瞻远瞩。
钱学森先生在为科大学生作“如何做好毕业论文”的报告中,谈到应该以严肃、严密、严格的“三严”作风来对待论文。他详细教诲我们怎样写论文,讲“论文必须按照一般世界科学论文的总格式来写。第一部分,首先写明写论文的目的;指出前人在这些方面已做了些什么工作,引出不同于前人的观点,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第二部分,如属理论性分析论文,要介绍本题;若属实验性论文就介绍具体实验。第三部分,具体结果。理论分析论文,清楚地写出具体计算结果;实验性论文,写出实验结果。第四部分,由所得结果可以总结出什么规律,并进行讨论是否解决了问题,要老老实实,不能乱吹,不能含糊。如解决问题不那么彻底,要提出今后工作的建议。最后,引出文献索引(书籍、期刊名称、某某人著、卷册数、页数、出版社、出版年月)。论文就要这样写。……我主张字要楷书,不能潦草,文句要顺畅,达意,准确。但也不能太“浪漫主义”了。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简明扼要,不能啰嗦。” 钱老师的“三严”作风和实事求是的教导,使我受益终身。
钱学森先生十分关注爆炸工程。他说过:“爆炸的好处是威力大而尤以功率极大为其特点。1吨黄色炸药的能量折合成4.2×109焦耳,而其爆炸时间则为10-3秒,功率达4.2×109千瓦!即42亿千瓦。所以爆炸的好处是能“毕其功于一役”!速度极高。同样的人力,用其他方法,不用机器,也许得干十年,用机器得干一年,用爆炸也许一个月(连打眼、放炮、清除)就行了;爆炸的缺点是不好控制,好像是破坏力!但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掌握它,有些神秘感。一旦掌握了规律,那同样是可以控制好的。”为此他建议在中国科学院搞爆炸技术研究设计。
1978年举行第一届全国土岩爆破学术交流会后,我作为该次会议文集编委会的成员,有幸先睹钱学森先生为《土岩爆破文集(全国工程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选)专门撰写的《写在前面》(相当于“序”,但钱老约法不写“序”,这次是破例了)。他写道:“爆炸技术对我国高速度地搞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意义。我国土岩爆破技术发展比较快,其原因也就在此。但在这里要讲究成本,也就是要讲究效率,所以爆炸要设计得好,要力求能量转化效率高。在这个方面,我们还很差劲,有大量工作要做。”这是他对工程爆破行业的殷切希望,也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在此缅怀钱学森先生之际,写下一点我的回忆,一方面为了表达对钱老师的悼念之情,同时希望我们爆炸力学和工程爆破行业的同仁,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爆破技术,为建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以此回报他对工程爆破行业的殷切希望。
钱老走好!
2009年11月
★ 附:钱学森先生为《土岩爆破文集(全国工程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选)撰写的《写在前面》及影印件